杂(五)

夜晚是属于自己的。

没有了白天的临街窗外的喧嚣,只剩下房间里还在响的几个风扇声和硬盘的响动。

你再一次地想起这一年来发生过的事情。

去年的这个时候,你头一次站到全年级面前主持活动,头一次试探着自己能达到的高度,高中之后,你头一次这么高调。

然后是又一年的沉沦,什么都没干,什么都没做成。

却又很累,压力越来越重,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开始长期的熬夜与通宵消耗自己为数不多的生命力。

想要做梦啊,无奈梦境似乎已经快离我而去了,无论我怎么地去呼唤它,一觉醒来却又是什么都不记得,然而精神上的疲乏告诉我,你一定在刚才经历了些什么。

又回想了一遍 ReLife,那可能是最近两年中看的感触最深的一部动画了。想回,却又不想回到高中时代。李宗盛说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但是我真的不想变成别人口中的大叔,我还是想当一个比那时候更加成熟,但却是被人称为少年的人。

终于也能用平常心去面对有特殊感情的人了。

终于也能做到父亲多年前期望的那样「圆滑」了,可这真不是我想要的。

终于也能做到和母亲吵架时不吊起喉咙吼她了,可她还是要继续念叨我。

终于也会在一个人看电影时不再克制自己的眼泪了。

人生确实是由一个个选择组成的,你看不见的蝴蝶效应在一次次选择中泛起巨大的波纹。

我现在的愿望是回到一年前的这个时候。

但是,却没有后悔药,没有能让你回到 15 岁的药丸,更没有哆啦 A 梦的时光机,有的只是你的妄想和「如果那样就好了」的感叹。

不要再错过什么了,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活着太无奈了,就像自己毫无主动权一般。

又会想到命运和宿命,他们究竟存不存在呢,究竟是你自己的意识主导着你自己的行动与未来还是冥冥之中的力量已经将这一切都安排好了呢?

可能上帝和爱因斯坦,真的是同时存在着的吧。

>>endl;

好き

2019 年的头一篇文章,我决定献给自己的感情。

好き

喜欢上一个人与认识到自己喜欢上她往往是在两个时间点,名为喜欢的种子都是在不经意间被种在心底,生根发芽慢慢开始向着一棵参天大树成长。发现这棵树的名字,可能已经是它长成一棵小树苗的时候了,于是坐立不安,在继续让它长下去与早日拔除的选择之间徘徊。

最终还是选择让它继续长下去,却不给它施加过多的养分,任其自然。结果有一天,这棵树实际的主人给它施了很多肥,浇了很多水最后又把浴霸开着在它顶上疯狂照,结果两天之内它就从一棵小树苗变成了占据整个心房的参天大树了。

这可怎么办。开始坐卧难安,胡思乱想。

片思い

好想和她说话好想知道她的事情好想和她吵嘴好想和她一起听歌好想和她一起玩好想和她说我喜欢你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结果还是只能强行控制住自己,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要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什么都不管冲上去把自己的感情一股脑的宣泄给对方。

半夜醒来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时间起来翻她的账号。啊,原来还没睡啊,于是再次打开聊天界面,呆看了半天打了句话又删掉。

会时不时的去寻找她曾经留下的痕迹,发现对方和自己的共同点会兴奋半天,但是又不能唐突的去说,只能在平时插一点内容进去。

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这份感情不被别人发现,又好想找到能分享心情的人。

把对方的名字变换形式写进自己的 ID 里,害怕有人发现的同时又期待着对方能自己看到。

还顺便修改了自己用了好几年的常用密码。

偷偷的准备着给对方的礼物,却不当心全说漏嘴了,一点惊喜感都没有了。

于是又开始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个另外的算是惊喜的附加物。

然而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了。

告白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时机没到,但是好想说。

99.9%的可能性不会成功,但是好想说。

说完了做不成朋友了怎么办,但是好想说。

我好累,快撑不下去了。

但是,就是喜欢啊。

New Age 音乐

New Age 派音乐可谓是当今音乐流派中包含乐曲最为宽泛的一种流派,笔者最早开始喜欢上音乐就是因为听这个流派,这个流派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以器乐为主,形式可能有传统的器乐合奏,也可能是电子乐,此外也不乏一些混有人声的佳曲。

此文简单推荐一些我常听的名家:歌单

Secret Garden

Secret Garden,一般译为神秘园,其鼎鼎大名完全无需笔者多言。这个仅有两个人——一位作曲作词家 Rolf Løvland 和演奏演唱家 Fionnuala Sherry——组成的「乐队」是将笔者带入音乐世界大门的领路人。其出道曲 Nocturne 和一专同名曲 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经典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来的 You Raise Me Up 更是被 Westlife 所翻唱,为千万人所知。

神秘园的音乐,笔者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评价,只想告诉读者,去听、去享受就对了。

Yanni

Yanni,是推荐 New Age 时永远绕不开的一位大师。一曲 Nightingale 让他为中国人所知。雅尼的风格极为多变,时而喜欢玩弄器乐,时而采用电子乐,这里想推荐雅尼近几年的两张专辑:Sensuous ChillTruth of Touch。这两张专的电子风格极为丰富有趣,一位六十四岁的大叔像个二三十岁的 DJ 一样把玩着电子乐,曲曲耐听。

Omar Akram

这位估计大家都不熟悉,但是如果提到以前 CCTV 新闻频道每个时段间隔的天气预报时间用的 BGM,读者就可能熟悉无比了。这段音乐截取自这位光头大神的 Run Away With Me 跟我私奔。他的曲子,更像是在模仿一种环境声音,当然钢琴+小提琴的组合也非常之多见,总之用来放松神经非常不错。

Pacific Moon

Pacific Moon 是一个日本的厂牌,所以在他们家的音乐中,你能发现非常多的和风元素。在乐器的使用方面,大量采用了日本传统的民族乐器以及中国传入的传统乐器,同时配上西式乐器,打造出的完全就是器乐爱好者的乐土。

推荐的专辑是早期的月Ⅰ、Ⅱ以及月Ⅲ,这三张精选集基本能概括和平之月这个厂牌的内涵。之后的专题集因为听的比较少所以也不好给出自己的推荐。

这里扯一张来自于 Key 社的改编专辑,因为改编人员都是和平之月的成员所以勉强也可以视作和平之月的作品:Ma-Na,可以尝试下带有 New Age 风的 Key 社音乐是什么样子的。

Jusqu’à Grand-Père

之所以推荐这个乐队,完全就是因为千年の戀这张碟,在听这张碟之前,笔者完全没想到原来一把吉他和一把小提琴能够碰撞出如此有魅力的音乐。强烈推荐,和风中带着一丝爵士乐的味道,非常舒服。

姫神

将和歌融入新世纪音乐,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

网易云上排名前五十的曲子,大部分都会给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乐的感觉,实际上确实如此。姫神以他特有的时而和风时而波澜大气的风格吸引着笔者,所以也推荐出来。推荐曲目:一人静千年の祈り虹橋

S.E.N.S.

这个由两人组成的乐队同样是「各种耳熟却又不知道来源的音乐」的创造者。如果不是去年网易云的私人FM给笔者随机到了他们的曲子,那笔者可能真的不知道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曲子的作者都是谁了。假如说想知道他们知名的曲子都有些啥,那打开网易云听前十首,相信笔者,你会恍然大悟的。

David Nevue

纯粹的钢琴是怎么样的,听他的曲子就可以慢慢懂得。


最后笔者想塞两首私货进这个歌单,都是来自于 Pure -AQUAPLUS LEGEND OF ACOUSTICS- 这张对笔者而言神一般存在的专辑,一首是上松範康的永久に,另一首是藤間仁的末期の言葉~最期の誓い~静寂。尤其是前者,从高中发现这首曲子之后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听腻,那是一种完全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对演奏者演唱者作曲家编曲家绝对的折服,请务必听完。

>>endl;

我的单相思

2018年12月18日更新,这个故事彻底结束了,我续写了结尾部分。


今天,我来写一个男孩的恋爱故事:


男孩遇到女孩是在他十二岁的时候
那是初一刚开学
他带着被不公划分的愤懑来报了到
一眼望去,除了几个小学同班的,别的都不认识
就这样,他开始了他的初中生涯,一晃,到了初一下
男孩发育的晚,个子在那时的班上显得特别矮,于是便一直占据着第一排的座位
有一天,他注意到左边隔了一条“走廊”的女孩
“啊你是我小学隔壁班的那谁”,男孩想起来了
女孩很好奇,“我很出名吗”
“没,只是听过你的名字”,男孩解释道
有时他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男孩被家里管得紧,心思却野的很
在班上干了不少被人唾弃的事情
那个学期末,他考了个很次很次的排名,被骂的很惨
从此,他过上了周末补课的生活
整个初二,他都在跟成绩斗争着


一晃眼,初三了
男孩挺拼的,终于把成绩搞回去了
但心思野是没办法治的
荷尔蒙作祟下,他对一直都留意着的女孩产生了兴趣
他开始频繁的找女孩聊天,就像无数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那样,他们开始慢慢互相了解
男孩突然发现自己早就喜欢上了女孩
他拙劣地表演着自己简单的喜欢
十一月
一次考试之后,班主任要调整座位
男孩略施小计就提前看到了班主任留在班级电脑上的新座位表
他看到班主任把他和女孩分在了一起
他高兴的差点晚上差点没睡着
第二天中午,换完座位的他,坐到了整个教室最左侧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旁边就是他喜欢的女孩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成为同桌之后,说话更方便了,再加上男孩朋友们的“助攻”,感情增进的很快
在一个温暖冬日,即将放学的时候,男孩的告白不当心脱口而出了
“我喜欢你啊”
男孩眼中映着的女孩的脸,是窗外即将落山的夕阳的颜色
男孩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日子一切照旧,嬉笑打闹,哭啼皆有
男孩是幸运的,从十一月之后,班主任再也没有调整过座位
直到第二个学期开始
即将分离的气氛开始浓重,中考也成了生活的绝对重心
男孩和女孩不知道怎么了,拌嘴的频率越来越高
两次模拟考之后,保送高中的名单确定了下来
男孩离县上最好高中的保送资格一步之遥
虽然他早就预感到了这个事实,但不禁还是有些受到打击
于是,班上走掉了许多人,座位又要调整了
这次,女孩坐到了男孩的左前方,男孩的同桌成了他当时最好的朋友W
男孩发现,女孩和W的关系好的不行
他们经常煲电话粥,上课还疯狂传纸条
男孩心里有些酸,终于有天发作了,一生气就一直不理会那两人
他们觉得很莫名奇妙,让男孩生了几天闷气,最后自然的消气了
清明节,女孩的爷爷去世了,第二天她来上课的时候,眼眶红的很
又一次模拟考,男孩的成绩出现了大幅下滑
老师开始找他,家长也在施加压力
初中最后的那段日子在浑浑噩噩间就过完了
最后男孩还是买了两分才进那所最好的高中
而女孩,则是考去了另一所学校
于是,男孩彻底与女孩分开了,物理距离上
考完之后,男孩和女孩一起在学校帮忙的时候
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开他们玩笑
“我发现男孩上课不认真的原因是一直在看女孩”,数学老师笑嘻嘻的
男孩脸一红,瞟了一眼女孩,发现女孩也在看他
“要是一直都能在一起多好啊”,男孩在心中叹了口气
突然他想起来,女孩的QQ都还没加上
在他们还是同桌的时候,女孩把自己的密码给了男孩,虽然她说很多人都已经有她的密码了
男孩偷偷的把自己的密码跟女孩改成一样的,一直用到现在
半夜,男孩登上女孩的QQ,把自己加了进去
第二天,学校又要开班会,结束之后,女孩突然就问男孩
“你是不是登我Q了”
“是啊,我加了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不把分组给改了?”
“忘了”,男孩摸了摸头
女孩生气了,她把拳头砸在男孩肩上
男孩突然被重击了一下,吃痛,无名火也冒上心头
但他转念一想,还是他错在先,一句话都没说出口就离开了
正巧,下着雨,他搭了同学的车回家
一路上,车载音响都在放着信乐团的《离歌》
“真是切合今天呢”,男孩心想
就这样,一个暑假,双方谁也没理谁
男孩一直都想找机会道歉,但那句“对不起”却始终出不了口


马上,高中也要正式开学了
剩不了几天的时候,女孩突然联系了男孩
“今晚我要翘家找一个网友”,女孩说
网友是她很久之前就认识的一个大男孩
于是男孩陪她聊到很晚很晚
突然间,那几天,他们又迅速地熟络了起来
男孩也趁机把自己最好的朋友G介绍给了她
她看起来对G非常感兴趣
那几天是入学前的军训期间,他们三个也天天聊到很晚
G比男孩女孩都小上一级,因为父亲跟男孩父亲是发小,于是也就认识了
很快女孩发现自己和G有许多共同话题可以聊
开学了,男孩的手机被缴了
但男孩还是成功地约出了女孩,虽然地点是在G的家里
女孩和G第一次见了面


接下去的发展,简直是一个疯了的剧本家写出来的
女孩和她班上的一个男孩恋爱了,这不是她的初恋
男孩很迟才知道这件事
男孩像疯了一样地往女孩的空间留言
他终于真的受不了了
男孩把事情扩散的很大,连不在一个学校的友人W都打电话过来问男孩是不是真的要放弃了
“我累了,想休息”,男孩认真地回答
快要到女孩生日了,男孩认真地准备了她提到过想要的书
然后写了将近三十页A4纸的文字一起寄给了女孩
根据女孩的空间留言板记录看,她那几天一直在哭
男孩心也痛,自己为什么这么爱吃醋呢,他想
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如此伤害到女孩
“唉,要不道个歉态度软下来继续做朋友吧”,他内心的一半这么想
“不行,她谈了恋爱还不告诉我,我接受不了当备胎的感觉,要惩罚她”,另外一半这么想
于是,就在每天的纠结中,迎来了寒假
男孩认识G后不久就被安利了不少动画片
高中刚开始那个国庆,他开始了萌二生涯
于是,整个寒假都几乎用来补番
快要开学的一天,女孩发了一条煽情说说,不知道求了多少人来转发好让男孩看见
男孩气早就消了,心也软的差不多了
他只是想再撑一撑给自己留存一些脸皮
然后开学前一晚,女孩和她的男朋友同时找到男孩来抱怨,他们即将分手
男孩哭笑不得
因为新一届实行的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就分班的制度
男孩又一次来到了新的班级
“哦,原来你就是那个谁啊”,男孩发现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以他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进入高中之后男孩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太多
而是一天到晚不务正业
他从高中进校开始就被打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
什么高中第一学期开学第二周搞错周一到校时间
晨会的时候,自己班级正巧站在正对着校门的台阶上目送他进校门
什么第二学期上课玩touch被收被赶出晚自修作为惩罚
总而言之,读书劲大不如前了
男孩稀里糊涂的混着日子
终于快放暑假了,因为课程改革的关系,学校安排了两天的实践课程
男孩选择了一门在机房上的课,然后把整个机房改造成了网吧
几乎所有人都在打游戏
第二天的时候,女孩来给男孩送外卖
男孩直接脱下自己的校服,女孩混了进来,就这么坐在男孩身旁看着他打了一下午的游戏
暑假
快到男孩的生日了,女孩很上心的叫了一些朋友,大家在大热天吃火锅
钱都是女孩付的,还送了一个男孩喜欢的角色的手办
因为不方便带进家里,男孩把礼物转交给了G保管
吃完火锅,一群人进了黑网吧打游戏,女孩却和G在那儿看动画聊天
男孩笑笑,也不在意
直到几个礼拜之后,他得知G一直在约女孩一起图书馆
有一天中午,女孩跟男孩说图书馆没位置了去G家里了
男孩终于急了
G把女孩称作自己的女仆
有一天,G发了一份女仆宣言给了男孩
男孩没明白啥意思,G也就没多说
G也进了男孩的高中,男孩有事没事就找G一起吃饭
男孩把自己的午饭钱全花在各式各样的杂志上了,只好蹭饭卡
但高二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男孩突然迷上了翘课去网吧
于是几乎整个高二第二学期的晚自修,男孩都是在网吧度过的
整个高二,男孩都没怎么和女孩说过话,女孩倒是寄过两封信
男孩嫌麻烦,一直都没写回信
很快的,高三了
最开始的一个月,男孩用尽了所有心思把《冰与火之歌》给看完了
顺带着在家长会上被狠批了一顿
男孩被调到了讲台旁边,他终于开始收心
班主任看着他有点起色的成绩放了点心,一个月后把他给下放了
于是他又开始散心
一天,他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之前从来没见过的杂志,叫做《新知》
其文章晦涩难懂,不少涉及到哲学内容,让男孩沉迷其中,直到晚自修班主任站在他面前
班主任一把夺过这杂志,走到在班级后面的水桶旁,三下五除二的,把书撕了,教室安静极了
“下了课来我办公室”,班主任说
不出意外的,男孩又被流放了
不能告诉家里,图书馆又每晚八点多就关门了,那去哪里好呢
男孩选择了网吧
寒冷的冬夜里,男孩拖着中饭晚饭几乎一点都没吃的身体,在那条长达五公里多的回家路上踩着单车
回家的路有一段和女孩回家的路是重合的
一天,他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是她,追上她,男孩用尽全力的踩脚踏
奈何,他所剩不多的力气在两座桥面前无能为力
连叫住她的声音都发不出,生怕喊住的,不是她
男孩就这么又开始混着日子
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发现女孩的微博更新了,转发了好多情感类的鸡汤
他意识到肯定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了
他在中午的时候拦到了G
“你跟她发生了什么?”,他质问道
G隐晦的表达出了他A了上去然后打出GG的故事
男孩又一次哭笑不得,他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G又告诉他,一年前发给他的女仆宣言就是说他喜欢上了女孩
男孩再次无言
G还告诉他,G也写了很多很多文字,附上了礼物放在家门口看着女孩来取走
男孩已经不知道能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他回到教室,开始写信
信的内容只字不提她和G发生了些什么,只是写些日常
女孩的回信也是如此
仿佛他们回到了最早的时候
三四次通信之后,又是新学期
一天男孩的家里没做早饭
男孩选择去女孩家门口的早餐店买
刚给完钱接过东西,他的余光看到一辆电动车从小区驶出
直觉告诉男孩就是她
他飞奔上车,像那个冬夜里那样用尽全力去追赶
可惜,最终还是差那么点距离
男孩还是没能喊出她的名字
离高考就只剩几天了
男孩最后一次翘课去网吧,似乎是一种告别仪式
他没等到自己学校的放学时间离开,而是在女孩放学时候去了她的校门口等她
他真的等到了她,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一起回家
路上,他也只能嘘寒问暖提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他还能提些什么呢?
太快了,就像高中三年的速度一样,他们分别了


男孩考去了遥远的C市,而女孩则是在就近的H市就读
暑假的最后一段时间,因为一些变故,男孩痛不欲生
事情解决之后,男孩家不得不安排一顿大学酒
男孩邀请了她,还有G是不得不邀请的
男孩知道会很尴尬
她来了,一身白裙,很漂亮
G自己坐在一旁,玩着手机
男孩酒量不行,几杯红酒下肚已经进入了半倒的状态,连同学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晓
那是最后一次和她见面
进入九月,那天就要出发前
男孩想起还有一些材料要复印
于是约了友人H载他
路上,H提到要不要把她再叫出来见个面
男孩想了想,“没时间算了吧”
H摇了摇头,也没再多说什么,最后他们拍了拍肩告别


大学刚开始的时候,男孩还会给她打电话聊天
几次一聊就是半小时
男孩发现自己还是放不下女孩
放不下意味着不可能开始新的感情
光棍节,趁着酒意,他找到女孩
“不要异地”,女孩明确的拒绝了他
他笑了笑
年末的时候,又因为一些变故,男孩的心理压力大到承受不了了
他终于再次打了女孩的电话
断断续续地倾诉到手机欠费
这是他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声音
从此,男孩再也没联系过女孩
女孩也没联系过男孩
直到一年半后


大二的寒假,男孩约G一起去上海玩
途中,男孩提起女孩
“你和她怎么样了”
“啊,加回好友了”
也没聊更多
五月末,G突然找到男孩,问他暑假要不要一起去某站的演唱会
男孩算了算手头的钱,“手头有点紧,还是算了吧”,他回复说
暑假
男孩找G一起去J市修手机,归途,无意间男孩看到G的淘宝记录,两张票
“你和谁一起去啊”,男孩好奇的问
“哦,没告诉你吗,你不去我就找了她啊”,G很坦然
“你们和好了?什么时候”
“不是告诉过你了吗?她加回我好友了啊”
男孩心中开始充满不安
但他强装出一副镇定的模样
“你们酒店要押金你钱够吗”,男孩递出一张信用卡,“这里面还有点钱,你拿着用以后还我”
“记得带套”,他最后叮嘱了一句
原本他以为他已经放下的感情,又开始在他心中冲撞
他坐卧不安
临行前几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在女孩的留言板留下了两年后的第一句话
没想到女孩迅速找到了他,“你想说什么,赶紧说我看着的”
他有些慌,打了字又删掉
“你想说什么发出来吧,我明天还要早起先睡了”,女孩似乎很忙
男孩呼出一口气,扔给对方一个99+
却两天没收到女孩的回复
终于,他等到了回复
可那几乎是陌生人的感觉,不是他想要的回复
有总归比没有强吧,男孩心想
男孩早就反思过自己的过错,但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没有后悔药
行程第二天早上,他看到G很早就在线了
“她一回酒店就睡着了”,G这么说
“这酒店服务太好了还给加了床”,G还抱怨
男孩笑笑,再也没跟G提起过她
他准备好了一个人去旅行


又是一个寒假,照例,G会来男孩家一趟交换点资料什么的
男孩旁敲侧击提起女孩
“啊,她,我女朋友啊”,G云淡风轻
男孩还是只能笑笑,转移了话题
他不信,他不愿相信


男孩又开始找女孩说话,只是只敢以留言板的形式
他们似乎回到了最早的时候,在对方的留言板上你一句我一句的
不同的是,男孩的留言板上,没有别人的留言
今天,男孩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异样
女孩和G在用同样的聊天习惯说话
男孩笑笑,既成事实,不想承认也是摆在那里的


断断续续的,用留言形式互相告知彼此的日常生活
就这样过去了半年,男孩也没勇气约女孩出来吃个饭聊聊天
大四了,他也要走上社会了
突然在国庆前的某一天,G用不同以往的语气找到了男孩
“女孩好像出事了,有几天没跟我联系了”
“弄不好要跟我分手”
心中那股长久以来积攒着的感情终于爆发了,男孩直接一个电话给了G
“什么情况啊?”
“对不起,对不起”G用他那不同寻常的沙哑的声音道着歉
男孩终于没忍住,把这几年积蓄的感情一股脑地跟对方宣泄了出来
“我想你们两个好好的”
“我也想过撬墙角的事情,但做不到”
男孩在阳台上大吼,眼睛里的泪水不受控制
“我只剩你那么个朋友了啊”
G沉默地听着
末了,男孩终于冷静下来
“我打算飞回去找她”
“钱够吗?”
“票买好了”
“有啥事情跟我说,她的事情,我还是想知道一点的”
挂了电话
那几天可能是男孩整个大学生涯电话打的最多的几天
终于,G碰到了女孩
原来是女孩的父母要离婚了
G自己想得太多以为要分手
男孩知道后,无奈地笑了


经常出现在自己梦里的,终于不是她了
男孩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说:
“我不再喜欢她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里,我想重点感谢G,真的,这么多年,我的现实朋友真的只有你了,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愿意忍受我的任性。

还有,谢谢女孩,初三和高中的回忆,不可能忘记的。

最后感谢能看到最后的各位,鄙人文笔粗糙,故事没有新意,看到最后实属不易。

最后附上残留的一点纪念品。

这届玩家不行?

今年下半年——实际上是从年中的 E3 就开始有一些征兆——某几个久负盛名的大厂突然就因为某场发布会或者是某个新游戏造成口碑断崖式下滑的惨案。这其中有

Bethesda

贝塞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这几年他们发行了不少曾在游戏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那些老游戏的新作,而且这几年他们自己的新作质量也尚可,E3 甚至还搬出来 Starfield 和老滚六这两个只有一个标题的片子来压轴,尤其是后者,无数玩家翘首以待多少年贝塞给个准信,他们终于给了。

但是没想到,这家一直给我良心感的厂子,竟然会因为一个游戏,形象瞬间崩塌。没错,就是那个他们在今年 E3 上重磅公布的多人在线联机的 Fallout 76。

先是游戏质量一塌糊涂,大有追上并超过当年刺客信条大 BUG 的意思,然后是官方营销也出了问题。具体出了些什么问题各大资讯网站已经报道的很多了,这边就不再赘述。

但是贝塞,在当下,你已经不能再靠吃老本混日子过了。虽然说旗下工作室的游戏都是叫好不叫座的,但是起码叫好的声音比你们自家做的那几个玩意儿多太多了。我希望在 Starfield 和 ES6 中看到那个给人焕然一新又非常熟悉的 Bethesda Game Studio。

Blizzard

Do you guys not have phones ?

暴雪始终是一个能让玩家又爱又恨的厂。这几年,大家都很清楚它在走下坡路,但是今年的暴雪嘉年华是着实的让许多老粉铁粉寒心了,让一个移动端 Only 的手游来压轴已经非常打破自己的底线了,然而之后一句「你们没有手机吗?」可以让这些寒心的粉丝的失望指数跌到了负值,甚至产生对暴雪的怒意。

作为一个玩过多年暴雪游戏,因为他们瞎几把改游戏而从粉转黑的玩家来说,我很乐意看到这种剧情。暴雪这帮子人可能是真的当「爹」当习惯了,他们几乎不听玩家社区的反馈。

这种自我作死的精神不是谁都学的来,也不是有资本的学的。短短两个月多的时间,动视暴雪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下跌超过了 40%,即使是中途公布了非常好看的半年报也没法控制注股价的下跌。如果说推出手机游戏是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那么现在市场用他们专业的方式已经很好的告诉了暴雪:我们不需要你追随市场潮流。

然而,股价的下跌引发高层思考的结果似乎将他们导向了完全错误的方向,就在今天—2018 年 12 月 14 日—暴雪突然发布了风暴英雄接下来的企划,这个刚通过推出 2.0 有点起色的游戏,却遭遇到了几乎是被暴雪「宣判放弃」的命运,取消官方联赛几乎是一款竞技游戏能够遭遇到的最惨的事情。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从开发团队中抽调人手去其他项目组,这等于是说「我们接下来的更新会放缓」,风暴英雄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快速更新也可能不再能够延续下去了。

唉,暴雪,好自为之吧。毕竟大家都不想看到一家曾带给我们这么多伟大作品的厂子就这么堕落了。

EA

EA 一直都在善恶相对的世界中扮演着「恶人」这个角色的厂子。行嘛,去年的星球大战:前线二还不够你们买教训的吗?哦,好像你们确实吸取教训了,内购方面收敛了。但游戏品质是什么玩意儿啊?战地五这种完成度也好意思放出来,还不如你继续跳票几个月,干脆跳票到明年跟大逃杀模式一起上线算了。好,你把半成品放出来了,那你们的更新就勤快一点,你看隔壁 COD,出来不也问题多得很,但人家更新还算是勤快。你们呢?新内容跳票,更新补丁迟缓,正式版推出没几天给打五折,随便哪个操作都是在透支战地这块老招牌。

Ubisoft

育碧今年的动作好像不怎么大。是的,它今年一共只出了部 3A 级别的作品:Far Cry 5、The Crew 2 和 Assassin’s Creed Odyssey。这三部作品的风评虽然说不上是很好级别的,但也可以说是良作,尤其是奥德赛,这个我会在未来的长测中重点讲述。

经历了前几年的自我作死出来的惨痛教训和威望迪的收购风波之后,育碧看上去稳健了许多。而且今年 E3 上面,育碧的发布会还是最好看的那一家。然而就在大家期待 R6 的新季票内容消息的时候,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宣布了一项全球性的游戏内容和谐计划——将减少游戏中存在的暴力、性和血腥内容,目的是在亚洲地区的推广上,不用说,明眼人都知道是针对大陆地区。

先不谈和谐过后这游戏过审的概率有多少,更不说明年游戏版号是否能够重启颁发。光是一个针对区域性的内容调整却要强行全球化,是AnvilNext 2.0 引擎不支持这种特性还是你们蒙特利尔想偷懒吗?欧美地区的游戏分级制度不够完善吗?

好在育碧还是会听社区的声音,不久之后,他们就撤回了全球性和谐的计划,转为针对区域提供和谐内容了。

在此我再次恭喜我们大陆的成年玩家,恭喜我们再次要用上全球特供内容了。

Other

回过头来夸一下,今年本来有一些我不太抱有希望的游戏却出乎意料的好玩,对我说的就是 COD:BO4。可能也是我初中打了两年 COD4 联机的关系吧,这游戏的团队死斗就特别亲切,不用太好的枪法,就是突突突就完事了。Blackout 模式也做得比较轻松,比起 PUBG 来更好上手。

>>endl;